开国中将遇敌袭,牙齿全部被打落,专家欲言又止,中将:大胆割
刘昌毅年少时是个裁缝,听说红军在黄安招兵时,才15岁的他就带了家乡的十几个少年去参加红军。刘昌毅性格直率,作风十分的硬朗,被当时的红军战士们称为“活张飞”。
当初和他去参军的老乡有一个人长了麻子,招兵处不愿意接受这个长麻子的老乡。刘昌毅当时就反问道:麻子就不能革命吗?这话问的招兵处的负责人无话可说。
刘昌毅打仗不怕死,该冲锋时总是第一个冲上去,该坚守的时候一步不退,轻伤绝不下火线,就算后来当上了高级指挥官也是如此。
在一次保卫战中,已经是连长的刘昌毅在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身受重伤,完全昏迷了过去。战友们看到刘昌毅长时间没醒,觉得他可能已经牺牲了,就把他放进了棺材,并开始为他送行。
如果不是一把手枪,或许刘昌毅就被稀里糊涂地给“活埋了”。在盖棺前,一个战士把他心爱的手枪放在刘昌毅的手上时,突然发现刘昌毅的手指却在微微抖动。战友们惊喜地发现,原来他还活着。就这样,刘昌毅闯过了鬼门关。这可能是刘昌毅最惊险的一次受伤,但是他的传奇,还远远没有结束。
刘昌毅在此后相继参加了多次的反围剿战斗,也走过长征。到达陕北时,不到23岁的刘昌毅已经是团级干部了。
1944年,汤恩伯的几十万大军在日军发起的豫湘桂战役中全线溃败,大批国土陷落。危急时刻,八路军紧急点将,派遣刘昌毅带领六支队南下河南。虽然六支队人数不过千余人,但刘昌毅还是在河南惩治了大批的乡绅恶霸,整治了一批国民党变节的残兵,更是牵制了不少河南的日军,为抗日的大局做了巨大的贡献。
1945年,当时的刘昌毅还叫刘昌义。他在这一年率军碰到了国民党15军,双方进行了交火。刘昌毅搞不清对面的情况,就叫人抓来一个俘虏,就问俘虏对面的指挥官是谁。那个俘虏说他们的长官是刘昌义,刘昌毅当时听了就乐了,说自己就是刘昌义。经过多次询问,刘昌毅才发现对面的军长确实是叫刘昌义。
原来15军的刘昌义军长要比刘昌毅大好几岁,是河北人,西北军官学校出身。刘昌毅发现自己与国民党的高级军官竟然同名同姓,心里觉得不痛快,为了以示区别,他便改名为刘昌毅。
在中原突围中,刘昌毅所带领的三旅作为突击部队,一路勇猛前进,为身后的大部队开辟了突围的道路。刘昌毅为了督促部队作战,一直都是身先士卒,但这次他不小心被国军的炸弹炸伤。
此时刘昌毅的脸上都是弹片,深深地嵌入下巴,牙齿全部被打落,血流不止,情况十分危急。上级领导十分关心刘昌毅的伤情,特别指示要带刘昌毅去大医院接受治疗。但当时部队还没有完全脱离战斗,依然有危险,所以刘昌毅坚决不肯离开战场。上级只能让医生们带着药物和器械到战场上给刘昌毅做手术。
看到刘昌毅满脸的弹片,负责会诊的专家们在手术前又犹豫了,众专家反复研究方案,始终难以决断,因为伤在脸部危险区域,所以必须慎重。看着一脸为难的医生,刘昌毅顿时明白了,让警卫取来纸笔,在上面写了三个字:大胆割。随后,刘昌毅忍着剧痛完成了手术。刘昌毅战场做手术这壮举堪称关羽刮骨疗毒,体现了刘昌毅的刚毅不屈的性格。
在这之后,刘昌毅参加了淮海战役。在包围黄维兵团的战斗中,刘昌毅所部面对的是黄维十二兵团中最强的11师。在发现被包围后,黄维命令11师全部出动,在空军和大炮的掩护下,以坦克为先锋开路,对刘昌毅的9旅发起了猛烈的进攻,以此做突破口。
黄维的十二兵团是国军的主力部队之一,不仅装备精良,士兵战斗力也比普通国军要强悍许多。在敌方猛烈火力下,刘昌毅部伤亡惨重,阵地也丢了大半。在关键时刻,刘昌毅指挥部队先放过敌人坦克,截击敌人步兵,然后调集炮兵在关键时刻压制了敌人的装甲部队,成功打退了黄维部队的突围。
在后来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,刘昌毅所部一马当先,立下大功,活捉敌方兵团司令黄维。
刘昌毅将军的战场生涯一直延续到越战时期。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刘昌毅再次临危受命,出任解放军东线指挥官许世友的副手。在两人的指挥下,东线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,把当时横向东南亚的越军打的是丢盔弃甲。
刘昌毅将军作为解放军的优秀将领之一,他身先士卒,性格刚强耿直,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。
参考文献:《开国将军轶事——中将少将篇》 刘昌毅黄维刘昌义国民党黄维兵团发布于:河南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